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,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。(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)
关闭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{{sexSelectedText ? sexSelectedText : '性别'}}
{{ageSelectedText ? ageSelectedText : '年龄'}}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选择城市
切换城市分站,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

当前选择城市:总站
总站 {{item.sitename}}

八大“招聘陷阱”你是否曾经遇到过?

时间: 2012-09-10 09:50 分类: 企业文化 来源: [转载]

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: {{clickNum}}

施某到一家公司应聘期货交易员,公司表示当即录用,并要求他付2万元开户操作作为培训,待他付费开户后就不闻不问了。

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企业与人的时候,这句话要时刻牢记在心。佳才网提醒求职者谨防“招聘陷阱”,不法招聘单位通常通过以下侵权手段牟取利益:

一、“偷梁换柱”招保险代理

一家广告公司招聘“储备人员”岗位,但在面试中不断询问应聘者营销能力等情况,并介绍保险方面的业务。事实上,这家企业是代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,为吸引求职者而发布的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。

二、借招聘程序员“顺手牵羊”

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,在“笔试”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,8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,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,考试结果则是无一人被录用。专家建议,在不能判断招聘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,求职者应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劳动成果,要求招聘方签字证明,避免落入“考试陷阱”.

三、招聘期货交易员“醉翁之意不在酒

施某到一家公司应聘期货交易员,公司表示当即录用,并要求他付2万元开户操作作为培训,待他付费开户后就不闻不问了。

四、借计件制工种“趁火打劫”

一家工具厂招用钳工,约定月工资为750元,根据计件数量支付报酬。在上海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,工人提出加薪,但企业解释称“最低工资标准不适用于计件工”.专家提醒,员工可对劳动定额标准过高的企业向劳动部门投诉。

五、以“见习岗位”为名“浑水摸鱼”

一家公司招聘网络管理员岗位,明确表示月薪为2000元,但招聘后却与员工签订“见习协议”,每月仅支付504元的“见习补贴”.专家指出,发布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劳动保障部门见习基地资质,否则不得发布所谓的见习岗位招聘信息。

六、以“考试需买复习资料”为名,实则变相售卖产品

一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支付250元购买“公司资料光盘”,背熟后参加考试,考试合格方可录用。劳动者辛苦复习之后,却发现考试与光盘资料毫无关系,白白花钱。

七、要求“上岗前先缴费培训”

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,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,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,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,岗位已满,不予录用。

八、“无中生有”骗取汇款

一家公司通过电子邮件欺骗上网求职者,告知“聘用你为经理助理”,月薪5000元,同时称“公司在外地,希望汇款200元至公司账号,表示应聘诚意”.求职者汇款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家公司。